Front View
2020年新冠(guan)疫(yi)(yi)情以(yi)來(lai),全(quan)國(guo)(guo)各地疫(yi)(yi)情持續反(fan)復,經濟社會發展(zhan)面臨巨大考驗。尤其今年3月(yue)以(yi)來(lai),新冠(guan)疫(yi)(yi)情的(de)再次傳播,造成了(le)貨(huo)運(yun)受阻、物流(liu)不暢(chang),部分城(cheng)市(shi)生(sheng)產生(sheng)活物資供(gong)(gong)需(xu)緊張。物流(liu)運(yun)輸(shu)(shu)一(yi)頭連(lian)著供(gong)(gong)給,一(yi)頭連(lian)著需(xu)求,是承(cheng)載全(quan)國(guo)(guo)統一(yi)大市(shi)場(chang)的(de)基礎。公路(lu)運(yun)輸(shu)(shu)路(lu)網覆蓋(gai)面大、可達性高(gao),在我國(guo)(guo)交通(tong)(tong)運(yun)輸(shu)(shu)體系中起著關鍵(jian)支撐作用,公路(lu)承(cheng)擔了(le)70%左右的(de)貨(huo)運(yun)量。面對疫(yi)(yi)情的(de)不確定性,做(zuo)好(hao)疫(yi)(yi)情防控常態化下(xia)公路(lu)貨(huo)運(yun)組(zu)織(zhi)工作,保(bao)障公路(lu)貨(huo)運(yun)暢(chang)通(tong)(tong)、安全(quan)、高(gao)效是維護城(cheng)市(shi)正常生(sheng)產生(sheng)活的(de)關鍵(jian)之一(yi)。
一、保供對無接觸式中轉提出要求
面對(dui)防疫保供(gong)的嚴峻形勢(shi),國務院、各(ge)部門及(ji)各(ge)級地方政府等高(gao)度重視,陸(lu)續(xu)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jian),并在多個(ge)文件(jian)中提出推進(jin)物資中轉站建設,實(shi)行(xing)(xing)貨運車輛非接(jie)觸式接(jie)駁,確保民生物資、產業鏈供(gong)應(ying)鏈重點企業貨物、進(jin)出口產品等運輸,保障重點區域、行(xing)(xing)業和企業物資需求(qiu)。
表1 建立城市物資中轉站相關政策匯總
時間 | 政策 | 相關內容 |
2021年(nian)11月30日 | 《交(jiao)通(tong)運輸部關(guan)于進(jin)一步做好新冠(guan)肺炎疫情地(di)區(qu)民生物(wu)資運輸服(fu)務(wu)保障工作的通(tong)知》 | 各地要積極依托物流園區、貨運樞紐等各類存量資源,研究在城市周邊合理布局具有貨物中轉儲存、車輛消毒停放、人員休息就餐等功能的物資中轉調運站。 |
2022年3月31日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統籌(chou)做好(hao)道(dao)路貨(huo)運疫情防控和重(zhong)點物(wu)資運輸(shu)保障(zhang)工作的緊急(ji)通知(zhi)》 | 要求嚴密防范疫情通過道路運輸環節傳播擴散,并強調各地聯防聯控機制充分發揮重點物資中轉調運站作用,優化重點物資應急運力組織調度,全力做好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工作。 |
2022年4月11日 |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 | 從政策層面對暢通貨運物流通道、優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應急物資中轉等工作進行了規范,并明確提出疫情嚴重地區要依托周邊物流園區(樞紐場站、快遞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加快設立啟用物資中轉調運站、接駁點或分撥場地。 |
2022年4月(yue)12日 | 《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統籌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 | 要求統籌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堅決防止疫情通過公路交通環節傳播擴散,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三省、成渝等區域要完善區域聯動協調機制,切實保障國內物流供應鏈暢通。 |
2022年4月20日(ri)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交通管控與運輸保障專班關于全力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 | 全力做好公路保通保暢工作,對于持有《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跨省份進出涉疫地區車輛,各地要保障順暢通行,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要專用通道保障快速通行。 |
2022年(nian)4月21日 |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區域性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布局方案》 | 明確到2025年,形成“6+30”的國家區域性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體系,實現東、中部地區應急裝備物資到達時間不超過8小時,西部地區應急裝備物資到達時間不超過10小時、特殊情況不超過12小時。 |
2022年5月17日 | 國家發改委《暢通長三角貨運物流通道 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通達》 | 提出推動建設城市物資中轉站,保障物流配送通道暢通。 |
2022年4月15日 | 上海市商務委《浙江省平湖市、江蘇省昆山市和上海市西郊國際生活物資中轉站使用指引》 | 上海市在浙江省平湖市、江蘇省昆山市(市外中轉站)和上海西郊國際批發市場(市內中轉站)設立了生活物資保供中轉站,對外省市入滬生活物資運輸車輛和人員全程落實閉環管理,提供“無接觸”物流服務,確保生活物資運輸通暢。 |
2022年4月25日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若干措施》 |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疫情嚴重地區在物流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設置“非接觸式”物資中轉調運站、接駁點或分撥場地,實行閉環管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告;指導疫情低風險地區制定相關工作預案。 |
2022年(nian)5月16日 |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委《天津市應急物資運輸中轉站實施預案》和《天津市防疫應急物資高速公路接駁點實施預案》 | 設置了10個應急物資運輸中轉站和9個高速公路服務區接駁點。按照“車輛嚴消毒、作業不交叉、人員不接觸”的要求,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旦需要時能夠立即啟用,保障全市生產生活物資供應。 |
2022年5月17日 | 四川省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辦公室 《關于做好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障服務工作的通知》 | 各地要加快物資中轉站的建設和啟用,加強運力保障和應急運力儲備,保障“白名單”企業運輸需求。 |
二、部分城市物資中轉站建設經驗啟示
上海(hai)市為(wei)應對(dui)今年3月份開(kai)始(shi)爆(bao)發的大規模疫情,在浙江省(sheng)平湖市、江蘇(su)省(sheng)昆山市、上海(hai)西郊(jiao)設立了三個(ge)服(fu)務上海(hai)的生(sheng)活物(wu)資(zi)(zi)中轉接(jie)駁站,對(dui)外省(sheng)市入滬生(sheng)活物(wu)資(zi)(zi)運輸車輛(liang)和人員全程落實閉環(huan)管理,提供“無接(jie)觸”物(wu)流服(fu)務,確保生(sheng)活物(wu)資(zi)(zi)運輸通暢(chang)。
浙江嘉(jia)興平湖市物資中轉站,位(wei)于距離上海(hai)金山區亭(ting)楓高速楓涇出(chu)口處約1.5公里的浙江省嘉(jia)興市平湖進口商(shang)品城,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每日最高承(cheng)載(zai)貨車200臺次,滿負荷(he)運力約4000噸/天。


江蘇(su)蘇(su)州(zhou)昆山市(shi)中(zhong)轉站,位(wei)于江蘇(su)省蘇(su)州(zhou)市(shi)昆山開發區杜鵑路302號,占(zhan)地面積約1.3萬(wan)平方米,每日最(zui)高承載(zai)貨車50臺次,滿負荷運力約1000噸/天。

上(shang)海(hai)西郊國際批(pi)發(fa)市(shi)場(市(shi)內中(zhong)轉站)位于上(shang)海(hai)市(shi)青浦區(qu)華隆路200號1號門,每天貨(huo)運(yun)吞吐量在兩千噸左(zuo)右。

三個中轉站均(jun)采用甩掛(gua)接(jie)(jie)(jie)(jie)駁“無接(jie)(jie)(jie)(jie)觸(chu)(chu)”作業方式。來自全國(guo)各(ge)地的(de)保供物(wu)資(zi)(zi)運(yun)輸(shu)車(che)輛(liang)抵達中轉站后,將集裝(zhuang)箱或掛(gua)車(che)卸下(xia)進(jin)行消殺,再換(huan)上(shang)上(shang)海(hai)方(順(shun)豐)的(de)運(yun)輸(shu)車(che)頭(tou)直(zhi)接(jie)(jie)(jie)(jie)運(yun)至上(shang)海(hai)市(shi)指定地點(dian),外(wai)省市(shi)車(che)輛(liang)掛(gua)空(kong)箱或空(kong)車(che)頭(tou)直(zhi)接(jie)(jie)(jie)(jie)返回。通過采用無接(jie)(jie)(jie)(jie)觸(chu)(chu)接(jie)(jie)(jie)(jie)駁,外(wai)地司機(ji)不用入滬,物(wu)資(zi)(zi)也能在符合防(fang)疫(yi)要求的(de)條(tiao)件下(xia),安(an)全有(you)效地運(yun)抵上(shang)海(hai),既可(ke)以有(you)效減少疫(yi)情的(de)傳播(bo)風險,又解決(jue)了保供物(wu)資(zi)(zi)入滬的(de)難(nan)題(ti),同時把車(che)頭(tou)的(de)停歇(xie)時間(jian)縮到最(zui)短,節省裝(zhuang)卸貨(huo)時間(jian),提高(gao)運(yun)輸(shu)效率,且貨(huo)車(che)司機(ji)不用隔離,保障了特殊(shu)時期(qi)的(de)運(yun)力。
除了(le)(le)上(shang)海(hai)設(she)立了(le)(le)物(wu)資保供中轉站外,北京、揚(yang)州等地為(wei)暢(chang)通抗(kang)疫物(wu)資物(wu)流通道(dao)、規范抗(kang)疫物(wu)資中轉等也設(she)立了(le)(le)物(wu)資中轉站。
但目前各地設立的城市物資保供中轉站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都是臨時性改建,主要適用于甩掛運輸,而我國的甩掛運輸占比還比較低,運輸方式有限。二是主要是生活物資保供,單程運輸,返程往往沒貨,對流組織與物資雙向交互還有一定的缺陷。三是其常態化功能有限,非疫情狀態將可能會被閑置或拆除;防疫和常態化運行沒有統籌考慮,也沒有從城市物流網絡全局進行物流節點合理布局。四是沒有考慮倉儲設施,無法進行大規模貨物的存儲和中轉,周轉的貨量、方式有限。五是智能化水平不足,主要靠物理隔離,而不是通過自動無人技術等實現“無接觸”。六是中轉的貨物品類有限,一些生產類物資,如化工產品、大型設備、鋼材等還不適用。
三、城市物資中轉站的多角度思考
從上海等城市的經驗(yan)來(lai)看,城市物資(zi)中轉(zhuan)站(zhan)的建(jian)(jian)設極有必要(yao)。站(zhan)點(dian)建(jian)(jian)設有利于統(tong)(tong)籌(chou)做好公路貨(huo)運疫情防(fang)控(kong)和保(bao)通(tong)保(bao)暢(chang)(chang)工作(zuo)。可以有效實現“硬隔(ge)離”“零接(jie)觸”,有效消除(chu)貨(huo)運司乘人員“送貨(huo)怕感染、回(hui)去怕隔(ge)離”的顧慮(lv),有利于保(bao)障各(ge)類重要(yao)生產生活物資(zi)能進(jin)(jin)能出、快進(jin)(jin)快出,對統(tong)(tong)籌(chou)疫情防(fang)控(kong)和保(bao)通(tong)保(bao)暢(chang)(chang)具(ju)(ju)有重要(yao)作(zuo)用,對于供應鏈(lian)產業鏈(lian)保(bao)暢(chang)(chang)具(ju)(ju)有重大意義(yi)。但除(chu)了疫情防(fang)控(kong)應急(ji)物流外,還(huan)應從以下角度(du)進(jin)(jin)行考慮(lv):
一是健全城市公路干線物流體系,功能更加全面。通過建立城市物資中轉站,既能解決防疫需要,也能全面促進公路干線物流體系發展,并具備更多的倉儲、中轉、交互、分撥、信息數據處理分析、能源補給等功能,應該能適用于主要的生產、生活物資中轉,促進城市居民消費穩定和城市產業鏈穩定發展。
二是優化全國公路干線網絡,物資雙向對流。公路干線是遠距離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國公路干線 運輸的甩掛運輸等場站還不夠健全。城市物資中轉站的建立應有利于更加完善全國公路集裝箱、甩掛運輸等網絡,并盡量實現雙向對流。
三是提升公路物流智慧綠色化水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實現“無接觸”。隨著“5G網絡+AIBCDE(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在物流行業不斷深化應用,城市物資中轉站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以及網絡化。
四、城市無接觸物流中心的提出
基于上述角度,我們認為在城市物資中轉站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系統研究、科學設計、完善功能、合理選址、提前規劃,進一步升級建設城市無接觸物流中心。
城市無接觸物流中心應以城市生產、生活物資保供為根本,以最大化整合、優化、完善地區公路干線物流和城市配送為核心,兼融甩掛、普通運輸、公路集裝箱聯運、大件散件吊裝等物流方式,同時依托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手段盡可能實現園區管理、服務、運營、操作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具備倉儲、分撥、中轉、信息處理、數據分析、往返配載、檢驗檢疫、計量稱重、商務、餐飲、住宿、休閑、能源補給等功能,成為城市物資全面無縫交換的“公路口岸”和地區公路物流體系的重要樞紐節點。
掃一掃在手機上(shang)閱(yue)讀本(be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