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View
鄉(xiang)村(cun)振(zhen)興,物流(liu)先行。從(cong)某種(zhong)程度上說,鄉(xiang)村(cun)物流(liu)體(ti)系的(de)(de)(de)完善(shan)健全(quan)與否,決定(ding)著鄉(xiang)村(cun)振(zhen)興的(de)(de)(de)速度和(he)成色。近年來我國(guo)鄉(xiang)村(cun)物流(liu)不斷發展,但依然還面臨(lin)鄉(xiang)村(cun)產業發展和(he)居民(min)消(xiao)費對(dui)物流(liu)高質量服務(wu)的(de)(de)(de)需求與粗放的(de)(de)(de)鄉(xiang)村(cun)物流(liu)供給之間的(de)(de)(de)矛(mao)盾。
一、鄉村物流(liu)存在的六個現狀(zhuang)問題
1.基礎設施不完善。尤其是在我國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通訊、公路、水利、物流場地、設備、車輛等方面均存在問題,網絡信號差,農村道路狹窄,危險路段、道路塌方等問題突出,運輸安全隱患多。
2.缺乏統一精細規劃。農業、郵政、供銷、交通、商貿等方面缺乏統一規劃,同時,鄉鎮村物流更缺乏因地制宜的精細解決方案。
3.物流服務市場分散。鄉村居民的住所相比于城市較為分散,村與村之間、同一村的周邊與中心之間往往有一定距離。鄉村物流配送市場居民收貨地址過于分散且訂單配送數量較少,且鄉村居民的收貨地址通常只能精確到村,而不像城市居民收貨地址能夠精確到道路及門牌號,這就大大增加了鄉村物流配送的難度,降低了鄉村物流配送效率。一個村落,三五人家,鄉村物流集中點難以構建,農村物流的觸角要延伸到每一戶人家難度較大。
4.物流需求周期性強。農業生產(資料需求)具有周期性,加上農產品產出又具有季節性,鄉村居民居住也有周期性,往往春節等重大節假日人員數量多消費多,平時少,物流需求不穩定。一些樣本村組顯示,戶籍人口中只有15%-30%的人員常住鄉村,春節等居住人口能達到50%-80%。
5.鄉村物流平臺缺失。目前,大部分鄉村地區還缺乏道路名、門牌號等基礎信息,導航系統也很難精準定位,鄉村物流需求端和供給端信息不對稱、倉儲運輸資源不共享,往往閑置和供給不足同時存在。
6.物流人才(人力)缺乏。鄉村物流專業人才數量不夠,人才質量不高是最突出的問題,甚至存在一定的用工荒。我國大部分鄉村地區的青壯年人群選擇外出務工和到城市定居,留在農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鄉村物流行業的從業者素質普遍不高,專業培訓力度不夠,人員對于物流行業流程、準則以及規范等方面了解較少,基本上以50歲以上人群為主。
二、鄉村振興物流體系建設的六個焦點問題
一是政策協同機制問題。通過多部門政策協同、形成合力和鄉村物流的頂層設計。
二是鄉村居民先回歸還是先健全物流服務的邏輯問題。從物流服務的角度講,不規模不經濟的服務是難以持續提供的,因此,服務是以有人有需求為前提的,但從鄉村振興的角度講,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的發展和人們的回歸,我們應先有物流基礎服務,然后通過一攬子服務吸引人們回歸鄉村。
四是鄉村物流未來發展的趨勢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鄉村以農場主模式、機械化生產模式為主帶來的鄉村物流模式變化。
五是鄉村物流服務的標準問題。鄉村物流到鎮到村還是到戶的合理性問題,應該具備怎樣的時效、服務標準等。
六是鄉村物流市場化運營模式問題。從市場的角度,形成可持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并有效應對鄉村物流成本客觀上較高的策略。
掃一掃在手(shou)機上閱讀本文章(zhang)